欢迎来到 育儿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育儿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3-6岁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谁“偷”走了孩子的快乐

分类: 家庭教育 育儿词典 编辑 : 育儿知识 发布 : 12-25

阅读 :286

  新华网济南5月30日电(记者王海鹰)正在济南上小学3年级的文文每周六要上4个兴趣班,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9点没有一刻得闲,以致9岁的文文十分羡慕退了休的爷爷奶奶,向妈妈提出要求说:“妈妈,我也想退休。”

  相比之下,文文负担还不算最重。记者一位朋友的女儿正念4年级,时间表排得满满的。每天下午要上课后班,回到家吃完饭就赶紧做作业,晚上8点半就要上床睡觉。为了保证做作业的时间,已学了3年的钢琴课停了,电视也不让看。周六、周日两个下午学游泳,一个上午学画画,一个上午学英语。孩子整天疲惫不堪,不断地抱怨说:“我一点也不快乐、不幸福。”

  童年本来应该是充满快乐、充满幻想的美好时代,那么是谁“偷”走了孩子的快乐?

  是家长?记者采访中发现,实际上这些带着孩子奔走于各个兴趣班的家长也很无奈。一位坚持让孩子学钢琴4年的妈妈告诉记者,每天练琴的时间是她最痛苦的时间,孩子不是磨磨蹭蹭不想练,就是弹完一遍就跑了。每次她都得大吼大叫,厉声训斥,搞得身心俱疲。“我难道不心疼孩子?我难道不累?可是小时候不抓紧时间学点东西,以后功课越来越多,就没时间学了。我总觉得,童年时期还是不能荒废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态。但是采访中有专家提出,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百米短跑,而是漫长的马拉松比赛,起点就开始冲刺不利于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不同阶段的体力,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和身体背上沉重的负担。

  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有一颗爱心,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他的生命就必将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他的内心才会不时被快乐包围。

下一篇:男孩穷养女孩富养?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当孩子遭遇社会潜规则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