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育儿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育儿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3-6岁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当孩子混淆了是非对错

分类: 家庭教育 育儿词典 编辑 : 育儿知识 发布 : 03-07

阅读 :120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孩子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孩子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精神财富。

  ——苏霍姆林斯基

  事实上,对于体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同样有所提及,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许多家长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然而在家长们看来,尽管体罚有着许许多多的害处,但其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

  而这一点的存在,也正是体罚手段迟迟无法从家庭教育中消失的原因所在。

  然而,实际的情况越远非如此,指望用体罚手段来取得正面效应的家长,在方法上无疑是走错了路。

  我们知道,孩子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非常之弱,当家长对犯错误的孩子处以体罚的时候,挨打的孩子往往会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感。在他们看来,自己挨了打,就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那么当他们下次这样做的时候,便极有可能变得心安理得。

  就另一方面而言,父母一方面保护孩子、爱护孩子,另一方面却又对其大施暴力,当这种关爱与野蛮交织起来的时候,很可能会令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既分不清自己行为的是非边界,更无法理解家长对自己的明确态度,从而在心理上形成矛盾。

  当孩子混淆了对与错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价值观上的偏失,形成一种“打人也可能有益”的观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尚未能掌握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观念的存在,只能令他们在暴力的路上越滑越远,最终落入毫无希望的野蛮人生中。

下一篇:父母要向孩子传播快乐情绪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样给孩子安定温暖的家庭环境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