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育儿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育儿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1-3岁 > 护理保健

护理保健

浙江儿童用品出口被通报69起,“窒息风险”成主因

分类: 护理保健 育儿词典 编辑 : 育儿知识 发布 : 04-08

阅读 :467

  中新网杭州11月27日电 (记者 赵小燕)浙江检验检疫局27日通报,今年前10月,欧盟、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共通报浙江辖区内儿童用品69起,同比增长81.6%,成为除食品外,浙辖区内被通报的数量最大、增幅最快的类型。其中,欧盟和台湾地区通报量分别增长63.3%和157.1%。

  儿童用品泛指供儿童及婴幼儿使用的所有物品,包括儿童玩具、童车、服装、鞋靴、家具、饰品、文具及体育用品等,是浙江口岸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浙江口岸方面分析,包括“小部件”脱落引起的窒息风险等三类质量问题是出口儿童用品通报的主要原因。

  经统计,涉及“小部件”脱落引起窒息风险的共26起,同比增长73.3%。主要为童鞋上的装饰件不牢固、玩偶的眼睛及螺钉等小部件易脱落可拆卸等,极易引发哽咽甚至死亡等窒息风险。

  浙江口岸方面认为,被通报的产品确实存在设计缺陷和对生产的关键环节疏于控制等问题,还包括原辅材料本身的质量缺陷及生产过程问题,如装配、缝制等工序管理不善等。

  另悉,“增塑剂”风险较高也是儿童用品被通报的重要原因,共有25起儿童用品通报涉及“增塑剂”即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超标,主要为儿童玩具、童车和文具用品,同比增长78.6%。而增塑剂本身存在生殖毒性。

  浙江被通报的儿童用品问题还包括“小绳带”存在勒扼窒息危险等。

  浙江口岸方面提醒,企业应当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严格审查产品设计等方面安全,尽早发现问题。同时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及时掌握出口市场技术、质量、环保等信息,提升质量控制能力。根据进口国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把控原辅料的质量安全,切勿为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等原因而盲目使用劣质原料或降低生产工序标准。

下一篇:摔碎的体温计致全家汞中毒?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熊孩子“床上安全”那些事儿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