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育儿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育儿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1-3岁 > 语言心理

语言心理

怎么培养宝宝的动作敏捷度

分类: 语言心理 育儿词典 编辑 : 育儿知识 发布 : 11-22

阅读 :391

  婴儿的动作发展是从头部开始的(抬头、转头),以后发展到上肢(取物),再发展到躯干(翻身与直立),最后发展到下肢,学会站立和行走。

  根据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要使1—3岁的孩子动作敏捷,必须给予适当的条件使之加强锻炼。因此,爸爸妈妈要根据孩子动作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一系列训练计划。

  在哺乳期,就要经常让孩子在床上翻身和滚爬,锻炼其腹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如在婴儿床的上空悬挂色彩鲜艳的吹气塑料动物、气球,能发出响声的塑料玩具等,高度以孩子举手就能触到为准,爸爸妈妈可逗引孩子举手触摸玩具,也可以帮助孩子做被动体操。

  1周岁后,可让孩子扶着床栏杆练习走路,或爸爸妈妈扶其一手拉着走路,慢慢学会独立行走,直至走稳,自然行走。

  2—3岁时,可利用床上的被褥做障碍,练习爬行,还可随儿歌模仿飞机、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做动作,或学小鸟飞、小马跑、小兔跳等动作,还可利用楼梯练习攀登等动作。爸爸妈妈可喊口令“一、二、一”,让孩子练习合拍走步。

  总之,爸爸妈妈要根据孩子动作发展的规律,在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不同的训练,使孩子动作更敏捷,形体更健美,脑子更聪明。 刘艺

下一篇:宝宝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宝宝幼儿期的情绪表达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